天元寵物的絕地反擊:一場並購背後的寵物經濟暗戰
當國際巨頭還在爲三文魚配方展開白熱化爭奪時,一家中國代工企業卻以一記並購重拳,企圖重構行業遊戲規則。2025年2月,天元寵物宣布收購本土品牌“它品”,單日股價飙升15%。這場交易不僅撕開了寵物供應鏈的隱秘戰場,更折射出中國近億“毛孩子家長”消費覺醒的滔天巨浪。
從“進口”到“反向出海”
2.6億單身青年正將寵物視爲情感寄托,催生出萬億級消費市場。行業劇變悄然而至:進口寵糧市場份額持續萎縮,代工廠訂單卻應接不暇;中國品牌反向進軍歐美市場,甚至開始收購海外渠道。天元此次並購,實則是押注國運的資本豪賭——既要爭奪國內新中産的寵物賬單,更要搶占全球産業價值鏈的制高點。
天元困局:轉型陣痛
昔日的代工王者天元,如今深陷增長泥潭。財報顯示,2023年天元營收20.37億元,同比微增7.96%;淨利潤卻暴跌40.33%,扣非淨利潤近乎腰斬。這組數字背後,是殘酷的産業現實:
- 代工模式之殇:每100元收入中有75元被国际品牌抽走,境外收入占比从91%暴跌至62%
- 转型成本高企:自建品牌需要烧钱铺渠道、搞研发,利润薄如宠物尿垫
- 跨界者围剿:乖宝等品牌凭借“产品+内容+社媒”三板斧,三年逆袭成行业龙头
收購“它品”的戰略博弈
在代工業務萎縮與國內市場爆發的雙重壓力下,天元將“它品”收入囊中,暗藏三重戰略野心:
1. 品牌破壁:借“它品”成熟的宠物食品线与用户基础,撕掉代工厂标签
2. 渠道补位:整合电商运营团队与线下宠物店资源,直连消费终端
3. 利润重构:通过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业务,对冲代工利润持续缩水
這場豪賭的成敗系于兩大命門:能否在12個月內完成供應鏈與團隊整合?能否在乖寶、帕特等品牌的圍剿中殺出血路?若成功,天元或將成爲中國寵物用品産業“智造升級”的新標杆;若失敗,則可能淪爲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的經典反面教材。
寵物經濟的戰局早已超越貓糧狗罐頭的競爭,演變爲供應鏈、品牌力與用戶洞察的立體戰爭。天元的收購既是自救,更是中國代工群體集體轉型的縮影——當“世界工廠”的光環褪去,唯有向微笑曲線兩端攀爬,才能避免淪爲全球化浪潮中的代價支付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