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與海外的網絡營銷比較-寵業人必看
我們都知道國外的主要平台有谷歌、Facebook、Instagram等等。而國內的主要平台呢有百度、微信、微博、抖音、快手等等。兩邊的平台差異可謂是非常大,那麽網絡營銷在兩邊肯定也是差異巨大的。
首先我們來看看網絡平台,這個是完全不同的。在國外呢主要的平台有谷歌、Facebook、YouTube、Twitter、Pinterest、Quora、Reddit、TikTok,而國內的主要平台有百度、微信、微博、Bilibili、QQ、快手、抖音、知乎、豆瓣、小紅書等等。可以看到有一些國內外平台基本上是彼此相對應的一個版本,比如說百度對標谷歌,知乎對標Quora,微博對標Twitter。但是也有一些無法完全對標的,比如說微信他就是Facebook和Instagram以及其他一些軟件的結合體,又比如說像豆瓣,你可以說它像國外的爛番茄,但是豆瓣的內容要比爛番茄的多很多,所以這些平台又具有它們獨特的一些特點。
還有一點就是國內的平台都非常喜歡搞多功能,而國外的平台則比較專一。比如說像百度,它的搜索頁面就會有像熱搜這樣一個功能,這個功能在谷歌上面是沒有的。淘寶本身是一個電商平台,但是它也有社交的功能,但是在Amazon上面就沒有社交屬性。這些區別其實也是根據不同的商業文化土壤而延伸而來的。比如說百度吧,在百度剛開始的時候,當時我們國內的很多網民教育程度還不是很高,所以爲了照顧到那些不會打字的人,百度就添加了很多浏覽型的內容,比如說像新聞、熱搜之類的。但是在國外呢,因爲國外的網民一開始就屬于文化教育程度比較高的,所以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功能需求。
我們再來看看廣告投放,國外的廣告投放體系目前是以谷歌和Facebook爲主的平台投放體系,幾乎占據了整個網絡廣告的80%到90%的收入,然後才是其他一些廣告量級比較小的平台,比如說像Twitter、Pinterest、Quora等等這些平台。現在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廣告投放體系了,但是他們的量級和平台的成熟度還是遠遠比不上谷歌和Facebook。在國內呢,據我所知目前是沒有一個像谷歌或Facebook那樣頭部的廣告投放平台,呈現出渠道非常多而且分散的狀態。同時,我個人覺得國內的網絡營銷從業者需要面臨更多更雜的事物,而在國外,網絡營銷這個行業的專業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,出現了很多以平台或渠道爲主的職業方向,比如說像專門的谷歌優化師、專門的社交媒體推廣人、專門做SEO的、專門做郵件營銷的等等,他們都是可以單獨自成一派的工種。
我们再来看看红人营销,国内外对这块都有相应的术语。在国外称作influence marketing,在国内叫做KOL。正因为在国内没有能够像Facebook那样可以通过细分受众进行自主广告投放的渠道,所以说在国内做KOL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营销方式。通过选取特定的KOL来投放广告,不同的KOL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、不同年龄地域的受众,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和你的产品定位相符合。而在国外,虽然说influencer marketing也非常盛行,而且是逐年增长的趋势,但是因为有像Facebook这种商家可以精准投放广告的平台,influencer marketing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同一个量级。
同時,我們再來看看紅人營銷的管理模式。國外雖然也有類似于MCN這種機構,但是自立門戶的influencer還是占大部分。國內來看,通過網上渠道了解到的是MCN這個管理模式似乎壟斷了整個KOL市場。
短视频是当下的一个大趋势,TikTok海外曾经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,这款在中国出生的社交媒体软件在海外市场的流行度快要赶超Facebook和Instagram。但是由于之前川普的抵制,TikTok目前处于一个生死未卜的状态,Instagram于是趁火打劫,高调推广他的Instagram Reel,基本上就是TikTok的一个翻版,目前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。而在国内,则是百花齐放,像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微信视频号等等都非常流行,且大多具有直播功能。